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菩萨蛮》的背景知识以及韦庄的生平事迹,掌握词的基本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学生能深入体会词中蕴含的情感,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诗词作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及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菩萨蛮》的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唐代文化的视频短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唐代著名诗人韦庄和他的代表作《菩萨蛮》。
(二)整体感知
1. 教师简介韦庄生平及其创作成就;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词作的魅力;
3. 全班齐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强调停顿节奏。
(三)深入探究
1. 分析词句含义
- “人人尽说江南好”,表达了作者对江南风光的喜爱之情;
- “游人只合江南老”,则体现了作者渴望归隐田园的愿望。
2. 探讨艺术手法
- 对比手法的应用:将现实与理想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修辞的使用:如“垆边人似月”,形象地描绘出女子的美貌。
3. 体会情感内涵
-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抒发了身处乱世中的无奈与惆怅。
(四)拓展延伸
1. 小组合作学习: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唐诗或宋词进行赏析;
2. 个人展示:每组派代表分享研究成果,全班交流讨论。
(五)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关注中国古典文学,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作业布置
完成一份关于《菩萨蛮》的手抄报,包括词作原文、注释、赏析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