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才情不仅体现在诗词文章上,也表现在绘画艺术中。据传,苏轼在黄州时,曾为一位卖扇子的老人绘制扇面,以帮助其增加收入。这一故事流传甚广,也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以下是根据这个传说整理的“东坡画扇”的原文与翻译:
原文:
东坡居士尝过市井,见一老翁持扇叫卖,生意寥落。公怜之,乃取扇数十,亲笔绘竹石花卉于其上,题诗曰:“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使皆如此,何以解忧愁?”又书云:“此扇非寻常,出自东坡手。愿君善保之,可值千金售。”言毕付钱,嘱老翁速售。
翻译:
苏东坡先生曾经路过集市,看见一位老翁拿着扇子叫卖,但生意十分冷清。东坡心生怜悯,于是拿了几把扇子,亲自在上面画上竹子、石头以及花卉,并题写诗句道:“没有竹子会让人显得庸俗,没有肉食会让人生得瘦弱。如果都能像这样(拥有高雅情趣),那用什么来解除内心的忧愁呢?”又写道:“这扇子不是普通的物品,它出自我的亲手制作。希望你能好好保管,这扇子将来可以卖到千金。”说完便付了钱给老翁,叮嘱他尽快将扇子出售。
这个小故事展现了苏轼乐于助人的品质,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执着。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帮助了那位卖扇的老翁改善生活状况,也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到他的艺术作品。此外,这段文字还传递出一种生活哲理——即追求精神上的富足比物质上的满足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