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的故事,其中《孙叔敖戒子》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这篇文章通过讲述孙叔敖对儿子的教诲,传递了深刻的为人处世之道。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篇古文,本文将提供其阅读答案,并附上翻译以及一个便于学习的表格模板。
原文
孙叔敖为楚相,未尝不谦下也。病且死,告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非此地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丘,故至今不失。
翻译
孙叔敖担任楚国宰相时,始终谦逊待人。临终前,他告诫自己的儿子说:“大王多次想要封赏我,但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去世后,大王要封赏你,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土地。楚国与越国交界的地方有一块叫寝丘的土地,那里的土地贫瘠,名字也不吉利。楚国人害怕鬼神,而越国人相信巫术。这样的土地反而能长久拥有。”孙叔敖死后,大王果然要用肥美的土地封赏他的儿子,但他的儿子却推辞了,请求得到寝丘,所以这块土地一直归他们家所有。
阅读答案
1. 孙叔敖为什么告诫儿子不要接受肥沃的土地?
- 孙叔敖认为肥沃的土地容易引起他人觊觎,而寝丘土地贫瘠且名字不吉利,反而能够长久保有。
2. 孙叔敖的儿子最后选择了哪一块土地?
- 孙叔敖的儿子选择了寝丘这块土地。
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谦逊谨慎,避免因贪图眼前利益而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表格模板
| 人物 | 行为 | 结果 |
|------|------|------|
| 孙叔敖 | 拒绝多次封赏,教导儿子选择寝丘 | 子孙得以长久保有土地 |
| 孙叔敖的儿子 | 接受父亲的教导,请求寝丘 | 土地得以长久保有 |
通过以上的内容和表格模板,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孙叔敖戒子》所传达的道理。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到正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