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时节,诗人王维踏上归途,回到了他久别的故乡和终南山。这首诗不仅记录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更表达了他对自然与人生深刻的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原文及赏析:
原文: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释:
北阙:指朝廷。南山:即终南山。敝庐:破旧的房屋。不才:自谦之词。青阳:春天。逼岁除:临近年底。
赏析:
首联“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诗人表明自己不再向朝廷上书求仕,而是选择归隐于南山的旧居。这一句既流露出对官场的厌倦,也透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颔联“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进一步解释了为何选择归隐。诗人认为自己无才,因此被明主所弃;加之身体多病,昔日的朋友也渐渐疏远。这两句通过自我贬低,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颈联“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时光飞逝,白发渐生,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岁月无情地催促着人的衰老。这里诗人以自然景象象征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尾联“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诗人深夜难眠,望着窗外松树与月光,心中满是忧愁。这一联将诗人的孤寂之情推向高潮,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王维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未来的憧憬,充分体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