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 精选范文 >

ldquo(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及rdquo及的意思_全诗赏析)

2025-06-26 07:20:39

问题描述:

ldquo(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及rdquo及的意思_全诗赏析)求高手给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26 07:20:39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这句诗以其瑰丽奇幻的想象、恢弘壮阔的意境,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名句之一。

一、“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的意思

“女娲炼石补天处”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传说。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她不仅创造了人类,还在天地崩裂时用五彩石修补天空,拯救了世界。这一典故象征着神力与创造,也寄托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想象。

“石破天惊逗秋雨”则进一步将画面推向高潮。这里的“石破天惊”并非字面意义上的石头破裂,而是形容一种震撼人心、令人震惊的声响或景象。“逗秋雨”意为引来秋天的雨水,仿佛连天地都被这股神奇的力量所感动,引发了秋雨的降临。整句诗通过神话意象和自然现象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氛围,展现出音乐(或艺术)带来的巨大感染力。

二、全诗赏析:《李凭箜篌引》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为赞美当时著名乐师李凭弹奏箜篌技艺而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清秋。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这首诗以奇特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李凭弹奏箜篌时所产生的奇妙效果。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自然景物以及听觉感受,创造出一个如梦似幻的艺术境界。

1. 开头两句:“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诗人以“吴丝”“蜀桐”点明乐器之贵重,又以“高秋”渲染出一种肃穆、空灵的氛围。接着,“空山凝云颓不流”写出了音乐的穿透力,连天上的云都为之停驻,表现出音乐的震撼力。

2. 中间几句:“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清秋。”

这里引入了神话人物江娥与素女,她们因音乐而感伤,进一步烘托出音乐的情感深度。

3.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这两句用自然界的美好事物来比喻音乐的美妙,既有玉碎之声,又有凤凰鸣叫;既有芙蓉含泪,又有香兰欢笑,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和谐。

4.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十二门”指长安城门,暗示音乐传遍京城;“紫皇”指天帝,表示音乐的影响力足以打动天界。

5. 结尾两句:“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最后两句将整个诗推向高潮,借神话传说展现音乐的非凡魅力,使天地为之震动,连秋雨也为之倾倒。

三、总结

《李凭箜篌引》是一首极具想象力与艺术表现力的诗作。李贺以奇崛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神话元素,描绘出音乐的神奇力量。其中“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更是将音乐的震撼力与神话传说相结合,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贺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体现了唐代诗歌在题材、语言和意境上的高度成就,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欣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