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不仅在人物塑造、情节构思上极具艺术价值,在语言表达上也堪称典范。书中大量的好词、好句、好段,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引用。以下是一些经典内容的整理与摘录,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这部名著的语言魅力。
一、好词摘录
1. 风月宝鉴:象征着人生虚幻与现实的对比。
2. 金玉良缘:指宝玉与宝钗的婚姻,寓意命中注定。
3. 木石前盟:贾宝玉与林黛玉前世的约定,代表纯真爱情。
4. 红消香断:形容美好事物的衰败与逝去。
5. 花团锦簇:描绘繁华景象,常用于描写大观园。
6. 风流韵事:指男女之间的情爱故事。
7. 才子佳人:形容才华与美貌兼具的人物。
8. 冷月葬花魂:出自黛玉葬花时的诗句,充满哀婉之情。
9. 一帘秋水:形容清幽静谧的环境。
10. 锦衣玉食:形容富贵人家的生活。
二、好句摘录
1.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是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写下的诗句,道尽了创作的苦涩与深意。
2.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句对仗工整的句子,揭示了世间真假难辨、虚实相生的哲理。
3.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出自《好了歌》,讽刺世人对功名利禄的执着。
4.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形容黛玉与宝玉的天作之合,却因命运捉弄而未能圆满。
5. “纵然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表达了夫妻虽恩爱,但内心仍有难以释怀的情感。
6.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形容王熙凤精明强干,却最终落得悲惨下场。
7.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黛玉葬花时的意境,凄美动人,寓意深刻。
8. “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感叹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轮回。
9. “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全书结尾的总结性语句,暗示一切归于虚无。
10.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
——宝玉对女性的赞美,体现了他对女性的尊重与怜惜。
三、好段摘录
1. 黛玉葬花
>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 这一段文字细腻地描绘了黛玉对生命短暂、命运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2. 宝玉梦游太虚幻境
> “警幻仙姑引宝玉入太虚幻境,见金陵十二钗判词,预示众人命运。”
> 此段以梦幻的形式揭示人物命运,充满神秘色彩与哲理意味。
3.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 “凤姐儿听了,心中暗喜,便把那几个管事的媳妇子唤来,一一吩咐。”
> 这段描写展现了王熙凤的精明能干与管理才能,是她性格的典型体现。
4. 贾母宴请刘姥姥
> “贾母笑道:‘我们家的姑娘们都是娇贵的,只有你老是个老寿星,我们倒要多听听你的故事。’”
> 刘姥姥的朴实与机智,与贾府的奢华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印象深刻。
5. 宝玉与黛玉共读《西厢记》
> “二人同看《西厢记》,宝玉笑说:‘妹妹若看了,怕是要恼我了。’黛玉道:‘你又来哄我。’”
> 这段描写展现了两人之间的默契与情感,语言含蓄而富有韵味。
结语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生活的百科全书。它用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情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又虚幻的世界。无论是好词、好句还是好段,都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匠心独运与文学造诣。希望这份摘抄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伟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