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潮湿的夏天,雨水总是不期而至。那一年我刚上初中,父亲为了供我上学,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地在工地干活。那时的我还不懂什么是责任,也不明白父亲为什么总是在下雨天还坚持出门。
那天傍晚,天空阴沉得仿佛要压下来,乌云翻滚着,雷声隐隐作响。我坐在教室里,看着窗外的雨点一滴滴落下,心里却想着父亲是否还在外面。母亲说他今天还要去工地,叮嘱我别担心,但我的心却怎么也静不下来。
放学后,我撑着伞走到家门口,却发现父亲正站在屋檐下,浑身湿透,手里还提着一个工具包。他的衣服紧贴在身上,头发滴着水,脸上却没有一丝抱怨。我走上前,轻声问他:“爸,你是不是又淋雨了?”
他笑了笑,说:“没事,雨不大,我赶着回去做活儿。”那一刻,我突然觉得鼻子一酸。原来,父亲的雨,不是天气的雨,而是他为我撑起的一片天。
从那以后,我开始懂得,父亲的每一次外出,都是一场与风雨的较量;他的每一次归来,都是对我无声的承诺。他用汗水和坚韧,换来了我的学习机会和未来。
阅读理解题:
1. 文中“父亲的雨”指的是什么?
答: 父亲在雨中工作、奔波,为了家庭和孩子的付出,象征着他默默承担的责任与辛劳。
2. 作者为什么在雨天会想到父亲?
答: 因为父亲在雨天依然坚持工作,这种场景让作者感受到父亲的辛苦与无私,从而引发情感共鸣。
3. 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 表达了对父亲辛勤付出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父爱深沉的理解与敬仰。
4. 结尾部分提到“父亲的雨,不是天气的雨”,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答: 这句话意味着父亲所经历的“雨”是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而不是自然界的雨水,强调了他为家庭所承受的艰辛。
5.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父爱”的理解。
答: 父爱是沉默的、无私的,它体现在日常的点滴中,不需要言语,却能深深打动人心。父亲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也教会了我们如何面对生活的风雨。
这篇记叙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真实的生活场景,展现了父爱的伟大与深沉,是一篇适合中学生阅读和理解的优秀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