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子登岘山》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通过描写登岘山所见之景,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孟浩然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原文:
与诸子登岘山
作者: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洲,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赏析:
这首诗以“登岘山”为题,借古抒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开篇即点明主题,指出世间万物都在不断更替,人世间的兴衰更替构成了历史的长河。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深刻体悟,奠定了全诗苍凉而深沉的基调。
颔联“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写诗人与友人登上岘山,面对壮丽山河,不禁感叹自然景观虽历经沧桑仍留存不灭,而人类却如过客一般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这里的“胜迹”既指自然风光,也暗含历史遗迹,尤其是后文提到的“羊公碑”,更突出了这一层含义。
颈联“水落鱼梁洲,天寒梦泽深”,描绘出秋日岘山的萧瑟景象。水位下降,露出鱼梁洲;天气转寒,湖面显得更加辽阔深邃。这两句不仅写景生动,还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一种孤寂与苍凉的氛围。
尾联“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是全诗的高潮所在。羊公碑是纪念西晋名将羊祜的石碑,象征着功业与德行。诗人看到碑文依旧矗立,不禁感慨万千,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这里既有对古人功业的敬仰,也有对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遗憾,更有一种对生命短暂、功名易逝的无奈与哀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历史与命运的深刻思考。孟浩然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巧妙结合,使这首诗成为唐代山水诗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