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到家》是一首描写游子归家情感的古诗,作者虽未明确记载,但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这首诗以“岁暮”为背景,描绘了冬日将尽、春节临近时,游子长途跋涉回到故乡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的思念与归来的感慨。
原文:
岁暮到家
远路风霜苦,归心似箭飞。
柴门深雪里,谁共语斜晖?
译文:
漫长的旅途上,风霜寒冷,归乡的心情却如箭一般急切。
回到家中,柴门已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此时此刻,有谁愿意与我一同欣赏这夕阳余晖呢?
赏析:
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但意蕴丰富,情感细腻。诗人通过“远路风霜苦”一句,生动地刻画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而“归心似箭飞”则表达了游子急于回家的迫切心情。这两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归家的渴望与现实的艰难。
后两句“柴门深雪里,谁共语斜晖?”则将画面拉回到家中,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归家之后,并没有想象中的热闹与温暖,反而是在深雪之中,独自面对落日余晖。这种反差不仅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也反映出在外漂泊多年后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游子对家庭的思念和归家后的复杂心理。它不仅仅是一首写实的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的重要性与“思乡”的普遍情怀。
结语:
《岁暮到家》虽不为人所熟知,但却以其真挚的情感和凝练的语言打动人心。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重新思考“家”的意义,也提醒我们珍惜每一次归家的时刻。无论是身处异乡还是归乡途中,心中有家,便有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