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 精选范文 >

出塞王昌龄

2025-07-01 03:50:35

问题描述:

出塞王昌龄,这个怎么操作啊?求快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1 03:50:35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原题为《出塞》,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边塞诗。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和宏大的意境,描绘了边疆战士的英勇与戍边生活的艰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的反思。

全诗如下:

> 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虽短,却气势磅礴,意蕴深远。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历史的厚重感。诗人将秦朝的明月与汉代的关隘并置,仿佛在诉说千百年来边塞的沧桑变迁。这里的“明月”象征着永恒,而“关”则是边防的象征,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壮阔的氛围。

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道出了征战之苦与将士的牺牲。古代的边塞战争往往旷日持久,战士们远赴边疆,一去不返,家中的亲人只能在无尽的等待中度过余生。这句诗不仅写出了战争的残酷,也流露出诗人对战士命运的深切同情。

第三、四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则表达了诗人对良将的期待和对和平的向往。“龙城飞将”指的是汉代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令敌人闻风丧胆。诗人借此表达,只要有一位像李广一样的良将镇守边关,便能抵御外敌,保家卫国。这种情感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思考。

王昌龄的《出塞》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不仅仅是因为其语言优美、结构严谨,更在于它所传达的情感与思想具有普遍性与永恒性。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能从这首诗中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平的珍贵以及英雄的可贵。

在今天看来,《出塞》不仅是一首边塞诗,更是一曲关于国家、民族与个人命运的悲歌。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也激励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坚定的信念与勇气。

总之,王昌龄的《出塞》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值得后人反复品味与传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