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教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中的“找因数”一课。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因数的定义,能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并掌握找因数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掌握找因数的方法,能准确地写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 难点:理解因数的有序排列,避免遗漏或重复。
四、教学准备:
- 教具:数字卡片、小石子或积木(用于操作)
-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 多媒体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学过乘法,比如 6 = 2 × 3,那么这里的 2 和 3 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因数”。接着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找因数’。”
2. 探究新知(15分钟)
(1)动手操作
让学生用小石子摆出 6 的不同乘法算式,如:1×6、2×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都是 6 的因数。
(2)归纳方法
教师总结找因数的方法:
① 从 1 开始,依次试除;
② 当商和除数相同时,停止。
例如:找 12 的因数
1×12=12
2×6=12
3×4=12
所以 12 的因数有:1, 2, 3, 4, 6, 12
3. 巩固练习(15分钟)
(1)基础练习
请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 38 页“练一练”第 1 题:写出 10、16、24 的所有因数。
(2)小组合作
每组选择一个数字(如 18、20),用不同的方法找出它的所有因数,并在组内交流。
(3)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路。
4. 拓展提升(10分钟)
教师提出思考题:“如果一个数只有两个因数,那它是什么数?”
引导学生发现:质数的定义。
并举例说明:如 2、3、5 等,它们的因数只有 1 和它本身。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
- 因数的定义
- 找因数的方法
- 质数的特点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感受。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课本第 39 页“练一练”第 2、3 题。
2. 自选一个数(如 25、30),写出它的所有因数,并尝试判断是否为质数。
七、板书设计:
```
找因数
因数:能整除某数的数
找因数方法:
1 × ? = 数
2 × ? = 数
…
直到商等于除数为止
例:12 的因数有:1, 2, 3, 4, 6, 12
```
八、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因数的概念。部分学生在找因数时容易漏掉或重复,今后需加强练习。同时,可以引入更多生活中的例子,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