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小兔子乖乖》教案】一、活动名称:
《小兔子乖乖》
二、适用年龄:
小班(3-4岁)
三、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故事和歌曲,了解小兔子与大灰狼之间的简单情节,初步感知“不给陌生人开门”的安全意识。
2.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培养听故事、学儿歌的良好习惯。
3. 行为目标: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辨别陌生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课件(含小兔子、大灰狼、兔妈妈等形象)
- 儿歌《小兔子乖乖》音频或视频
- 小兔子头饰、大灰狼头饰若干
- 木偶或手偶道具(用于情景表演)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小兔子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小兔子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自由发言,激发兴趣。
接着播放《小兔子乖乖》儿歌,让幼儿边听边拍手,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小兔子乖乖》的故事,配合图片或手偶进行表演。故事内容简要如下:
“小兔子一个人在家,兔妈妈出门前叮嘱它:‘小兔子乖乖,把门关好,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可是,外面来了一个大灰狼,假装是兔妈妈,想骗小兔子开门。小兔子很聪明,没有上当,最后兔妈妈回来了,表扬了小兔子。”
3. 提问互动(5分钟)
教师提问:
- “小兔子为什么没有给大灰狼开门?”
- “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么做?”
- “我们能不能随便给不认识的人开门?”
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引导他们理解“不轻信陌生人”的重要性。
4. 歌曲学习(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小兔子乖乖》儿歌,可以配合动作,如“轻轻敲门”、“不给陌生人开门”等,增强趣味性。
5. 情景表演(10分钟)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幼儿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兔子、大灰狼和兔妈妈。教师设置情境,如“大灰狼来敲门”,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做出反应,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6. 总结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听了《小兔子乖乖》的故事,知道了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要听妈妈的话,做一个聪明勇敢的小朋友。”
同时,提醒家长在家中也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避免孩子单独在家时随意开门。
六、活动延伸:
- 在区域角投放相关绘本,供幼儿自主阅读。
- 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复述故事,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 开展“我是小小安全员”活动,让幼儿在班级中担任“安全小卫士”,提醒同伴注意安全。
七、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故事和儿歌为主要形式,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能够有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通过情景表演和互动提问,增强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今后可结合更多生活实际案例,进一步丰富安全教育内容。
备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适用于幼儿园小班教学活动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