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为切实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效应对突发的食品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带来的危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小学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校食堂在食品采购、加工、储存、供应等环节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包括但不限于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突发事件。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1. 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后勤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总务处、卫生室、德育处等相关负责人。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小组:设立应急处置小组,由食堂管理员、厨师长、校医等组成,具体负责事故的现场处理、信息上报、人员救治等工作。
3. 信息联络组:负责与上级教育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卫生防疫机构等保持联系,及时传递相关信息。
三、预防机制
1.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食品采购索证制度,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
2. 定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责任意识和操作规范。
3. 加强食堂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开展清洁消毒工作,防止细菌滋生。
4. 对食品进行留样保存,保留至少48小时,以便发生问题时及时溯源。
四、应急响应流程
1. 事件发现:一旦发现师生出现疑似食物中毒或其他食品安全问题,应立即停止供餐,并向学校领导报告。
2. 初步处置:迅速组织校医或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初步检查和救治,必要时送医治疗。
3. 信息上报: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当地市场监管、卫生防疫部门报告情况,不得隐瞒或迟报。
4. 调查处理:配合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落实整改措施。
5. 信息发布:在上级部门指导下,适时向师生及家长发布真实、准确的信息,避免谣言传播。
五、后期处理与总结
1. 事故处理结束后,学校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
2. 对涉事人员进行责任追究,依法依规处理。
3.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能力。
六、附则
本预案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各相关部门应根据本预案要求,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确保预案的有效执行。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强我校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