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读书滋味长(作文1750字及初三散文)】书,是一扇通往世界的窗;书,是一把打开智慧的钥匙;书,更是一种陪伴成长的无声朋友。在我人生的旅途中,书籍始终如影随形,伴随着我走过春夏秋冬,见证着我的成长与蜕变。每当我翻开一本书,仿佛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有风和日丽,也有风雨交加;有欢声笑语,也有泪水与叹息。而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懂得了“最是读书滋味长”的真正含义。
小时候,我对书的认识还很浅薄。那时候,我只觉得书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是家长口中“必须读”的东西。每天放学回家,我总是匆匆忙忙地写完作业,然后迫不及待地去玩。直到有一天,我在图书馆里偶然翻到一本《小王子》,那本书像一颗种子,在我心里悄然生根发芽。
《小王子》中的故事简单却深刻,它用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了许多关于爱、责任、孤独与成长的道理。我被里面的小王子深深吸引,他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的迷茫与困惑。从那时起,我开始主动去阅读,不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与力量。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接触到的书籍也越来越多。从童话故事到历史传记,从科幻小说到哲学著作,每一本书都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读《三国演义》,我看到了忠义与权谋的交织;读《红楼梦》,我感受到爱情与命运的无奈;读《平凡的世界》,我体会到奋斗与坚持的意义。这些书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更让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
有一次,我在语文课上读到了一篇关于“读书与人生”的文章,老师说:“读书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这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我开始反思自己读书的动机,是不是真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还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充实?后来,我决定改变自己的读书方式,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去思考、去感悟。
在一次课外阅读活动中,我读到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虽然失去了视力和听力,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她的故事让我深受震撼,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天。我开始意识到,读书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初三的生活紧张而忙碌,学习压力也随之增大。每当感到疲惫时,我就会拿起一本书,静静地坐在窗边,让思绪随着文字飘向远方。有时候是唐诗宋词中的意境之美,有时候是鲁迅笔下的冷峻现实,有时又是在《追风筝的人》中感受到的友情与救赎。这些书给了我力量,让我在困难面前不轻言放弃。
读书,让我学会了感恩。通过阅读,我了解到许多人的故事,他们的努力、坚持与牺牲,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也开始尝试帮助他人,比如参加学校的志愿者活动,为社区里的老人送去温暖。因为我知道,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读书,也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在一次次的阅读中,我逐渐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在班级的演讲比赛中,我以一篇关于“读书改变人生”的演讲获得了第一名。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也更加坚定了继续阅读的决心。
如今,我已经习惯了每天晚上睡前读一会儿书的习惯。书本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陪伴我度过无数个孤独的夜晚,也让我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我相信,只要坚持读书,未来一定会更加精彩。
“最是读书滋味长”,这不仅是对书籍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悟。读书的过程,就像品尝一杯醇香的茶,初尝时或许平淡无奇,但细细品味,却能感受到其中的甘甜与深意。愿我们都能在书海中遨游,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感动与成长。
在这条读书的路上,我将继续前行,带着梦想与希望,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因为我知道,唯有书籍,才能让心灵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