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手术台就是阵地1(精选编写))】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 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情境再现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白求恩大夫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高尚精神。
- 懂得在困难面前要坚定信念、勇敢面对。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含义,体会白求恩医生的敬业精神。
- 难点:结合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相关图片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有关白求恩的背景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5分钟)
-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阵地’吗?在战场上,‘阵地’意味着什么?”
-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感知“阵地”的意义。
- 出示课题《手术台就是阵地》,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手术台是阵地?”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注意读音和节奏。
- 教师检查朗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 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
3. 学习生字新词(10分钟)
- 教师出示本课生字词,如“手术台、阵地、废墟、争分夺秒、坚持”等。
- 采用多种方式识记词语:组词、造句、配图记忆等。
-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记忆方法。
4.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5分钟)
- 分段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语句。
- 重点分析白求恩医生在手术台前的表现,体会他的坚强与无私。
-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5. 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白求恩的精神。
- 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片段。
第二课时
1. 复习导入(5分钟)
-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进行听写或口头抽查。
-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2. 深入探究,感悟情感(15分钟)
- 教师提出问题:“白求恩医生为什么能在如此危险的环境中坚持工作?”
-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
- 教师总结:白求恩医生把救死扶伤当作自己的使命,他把手术台看作战场,体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情境体验,角色扮演(10分钟)
- 教师创设情境:“如果你是白求恩医生,你会怎么面对这样的环境?”
-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仿白求恩医生的工作场景,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共鸣。
4. 拓展延伸,升华主题(10分钟)
- 教师介绍白求恩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这位国际主义战士的伟大精神。
- 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阵地”的地方?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责任?
5. 总结与作业(5分钟)
- 教师总结课文主旨,强调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要性。
- 布置作业: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心中的“阵地”》。
五、板书设计:
```
手术台就是阵地
白求恩——国际主义战士
手术台 = 阵地
坚守岗位、无私奉献
```
六、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白求恩医生的崇高精神。学生参与积极,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今后可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