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古诗:所见】在幼儿园的大班教学中,古诗不仅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更是传统文化的启蒙。《所见》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感,成为大班幼儿接触古诗的优秀选择。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全诗如下: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在林间放牛时的情景。他一边骑着黄牛,一边唱着歌,声音响彻树林。正当他沉浸在快乐中时,忽然听到树上蝉的叫声,他立刻停止歌唱,屏住呼吸,准备捕捉那只鸣叫的蝉。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田园画面,充满了童趣与自然的和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理解这首诗。例如,利用图片、动画或实物道具,帮助幼儿形象地感受“牧童”、“黄牛”、“林樾”等词语的含义。同时,可以组织幼儿模仿牧童的动作,如骑牛、唱歌、静止观察等,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诗歌的意境。
此外,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仿写或续写,比如:“小猫追老鼠,悄悄不说话。”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激发了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所见》虽然只有四句,但每句都蕴含着丰富的画面感和情感。它让孩子们在朗读中感受到古诗的韵律之美,在想象中体会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通过这首诗,孩子们不仅能学会欣赏古典文学的魅力,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总之,《所见》是一首非常适合大班幼儿学习的古诗,它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最真实、最动人的故事。在教学中,只要方法得当,孩子们一定能在古诗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