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古诗的意思】《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描写中秋夜景的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中秋之夜的静谧与孤寂,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前两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描绘的是一个清冷的夜晚,庭院中的地面仿佛被月光照得发白,树上的乌鸦早已归巢,只有寒露悄悄地打湿了桂花。这里的“地白”、“冷露”、“湿桂花”都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凉意和夜晚的宁静。
后两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则由景入情,将读者的思绪从眼前的景色引向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人感叹,虽然今晚月亮明亮,人们都在仰望这轮明月,但在这美好的夜晚,谁又能真正理解那份深沉的秋思呢?“秋思”在这里不仅是对季节变化的感慨,更是对亲人、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中秋夜景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它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情诗,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动。
《十五夜望月》之所以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它的意境美和情感真挚,能够引起无数人共鸣。无论是身处异乡的游子,还是思念亲人的游子,都能在这首诗中找到自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