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摇摇小彩蛋】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了解物体在不同材质中的运动状态,感知“摩擦力”与“滑动”的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 各种材质的小球(如乒乓球、玻璃珠、塑料球等)
- 不同表面的材料(如绒布、纸板、泡沫板、光滑塑料板等)
- 小盒子或透明容器若干
- 彩色小纸片或贴纸(用于装饰)
- 记录表(可画简笔画形式)
三、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装有彩色纸片的盒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个盒子里有什么吗?”
引导幼儿猜测后打开盒子,展示里面的“小彩蛋”(其实是彩色纸片)。
教师说:“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摇摇小彩蛋’的游戏,看看谁能让彩蛋摇得最漂亮!”
2. 探索与操作(15分钟)
- 教师将不同材质的小球放在不同的表面上,让幼儿尝试滚动或摇晃。
- 幼儿分组进行操作,观察小球在不同材质上的运动情况,并记录下来。
- 引导幼儿比较:哪个球滚得快?哪个球滚得慢?为什么?
3. 分享与讨论(10分钟)
-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如:“我用了塑料球,在纸上滚得很快。”
- 教师简单解释:有些表面光滑,摩擦力小,球就容易滚;有些表面粗糙,摩擦力大,球就难滚。
4. 延伸活动(5分钟)
- 用彩色纸片制作“小彩蛋”,让幼儿在不同材质上摇晃,感受不同的声音和动感。
-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给“小彩蛋”设计不同的“外壳”。
四、活动评价:
- 观察幼儿是否积极参与操作和讨论。
- 是否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 是否对科学现象表现出兴趣和好奇心。
五、活动延伸建议:
-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更多不同材质的物品,供幼儿继续探索。
- 结合美术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摇摇小彩蛋”。
六、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贴近幼儿生活经验,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摩擦力”概念理解较浅,今后可在活动中加入更直观的对比实验,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科学概念。
温馨提示: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孩子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