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系列作文教学教案之第八】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事物,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
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熟悉的事物或场景。
3.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学会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描写,如“我的书包”、“我喜欢的玩具”等。
- 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内容有条理地组织成一段话,并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图片、实物(如书包、文具盒等)、范文示例。
- 学生准备:每人带一件自己喜欢的小物品(如玩具、文具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每天上学都要带什么?你们最喜欢带哪一样东西?”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常带的东西,激发他们的兴趣。
2. 观察与讨论(10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学习用品或玩具,如书包、铅笔盒、橡皮、玩具车等。
请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的形状、颜色、用途等,并说一说它们的特点。
3. 范文欣赏(5分钟)
教师出示一篇简短的范文,如:
> 我有一个蓝色的书包,上面有可爱的小熊图案。它很大,可以装下我的课本、文具和水杯。我每天背着它去上学,感觉特别方便。
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这篇作文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4. 写作指导(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 你带来的物品是什么?
- 它的颜色、形状是怎样的?
- 它有什么用途?
- 你为什么喜欢它?
鼓励学生按照“介绍—特点—用途—感受”的顺序来写。
5. 学生写作(15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物品,开始写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
邀请几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给予掌声鼓励。教师适时点评,指出优点和改进建议。
五、拓展延伸:
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自己最喜爱的一件物品,并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物观察和生活化的话题,帮助学生建立了初步的写作意识。今后应继续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逐步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备注: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二年级学生,内容贴近生活,便于理解和操作,旨在通过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