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正廉洁的小故事】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平凡的人,用不平凡的行动诠释着“清正廉洁”的真正含义。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点滴小事传递着正气与信念。
从前,在一个偏远的小镇上,有一位名叫李明的村长。他年轻时曾在外打工多年,见识了城市的繁华,也看透了人情世故的复杂。可他始终记得父亲临终前的叮嘱:“做人要清白,做事要公正。”于是,他毅然回到家乡,担任村长一职。
李明上任后,村里正好有一项修路工程。原本这项工程本可以为村里带来一笔不小的收益,但李明却坚持公开招标,亲自监督施工质量。有人劝他:“这事儿你一句话就能搞定,何必这么麻烦?”李明却说:“如果我为了方便自己,让别人吃亏,那我就不是个合格的村干部。”
有一次,一位开发商私下找到李明,提出愿意出高价买下一块村里的土地,条件是让他在审批过程中“通融一下”。李明听后,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说:“这块地是全村人的,不是我一个人的。我不能因为一点好处,就让全村人受损失。”
这件事传开后,村民们对李明更加敬重。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清正廉洁不是口号,而是责任;不是选择,而是底线。
后来,李明还主动提出将自己的一部分工资用于资助村里的贫困学生。他说:“我做村长,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让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
正是这些看似普通的小事,让李明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尊重。他的故事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却让人久久难忘。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廉洁,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说教,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坚守原则、不为利益所动的那份坚定。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清正廉洁的精神显得尤为珍贵。愿我们都能像李明一样,在平凡中坚守初心,在琐碎中践行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