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 精选范文 >

《走一步,再走一步》预习学案

2025-08-04 00:27:44

问题描述:

《走一步,再走一步》预习学案,求路过的大神指点,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4 00:27:44

《走一步,再走一步》预习学案】一、学习目标:

1. 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在困境中克服恐惧、逐步前行的经历。

2.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分析人物心理变化。

4. 联系自身生活经验,思考面对困难时应采取的态度。

二、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Morton Hunt),美国作家,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讲述人生哲理。他的作品常以真实经历为基础,语言朴实却富有感染力。

三、背景知识:

本文是莫顿·亨特回忆自己童年时一次登山遇险的经历。故事发生在1945年,当时他与朋友们去爬悬崖,因胆怯被困在石架上,最终在父亲的鼓励下,一步步走下悬崖,从而领悟到“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人生道理。

四、字词积累:

1. 颤巍巍:形容摇晃不稳的样子。

2. 啜泣:小声地哭泣。

3. 凌乱:没有秩序,杂乱无章。

4. 恍惚:神志不清,迷迷糊糊。

5. 信心:对自己能够成功的一种信念。

6. 激励:激发鼓励,使人振作起来。

7. 安慰:使心情安适,减轻痛苦。

五、内容梳理:

文章记叙了作者小时候一次爬山遇险的经历。他在攀爬过程中因为害怕而不敢继续前进,最后被困在岩石上。父亲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方式引导他,让他一步步脱离危险。这个过程不仅让作者脱险,也让他明白了面对困难时应保持冷静、分步行动的道理。

六、问题探究:

1. 作者为什么会在石架上感到害怕?他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

2. 父亲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这体现了什么教育方式?

3. “走一步,再走一步”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意义?你如何理解它?

4.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你在面对困难时是怎么做的?

七、拓展延伸: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挑战,比如考试失利、人际关系紧张、身体不适等。这些看似难以跨越的障碍,其实只要我们像作者一样,把大问题分解成小步骤,一点点地去完成,就能逐步走向成功。请试着写一段话,描述你曾经克服的一个小困难,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八、课后作业:

1. 朗读课文,标出你不理解的句子,尝试查阅资料或请教老师。

2. 摘抄文中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写出你的理解。

3.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也有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经历》,分享你的一次克服困难的经历。

温馨提示:本学案旨在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升阅读能力和思维深度。预习时要注重细节,多思考、多联系实际,才能真正掌握文章的内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