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破窑赋原文及翻译】《破窑赋》是流传已久的一篇古文,相传为北宋名臣吕蒙正所作。文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人生荣辱、命运起伏的道理,劝诫世人要淡泊名利、安于本分、知足常乐。虽为文言文,但其内容贴近生活,寓意深刻,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一、原文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良田万顷,不如一技在身;
饥寒交迫,不如饱暖无忧。
禄享千钟,不如心安理得。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时也,运也,命也,非人力所能强求。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故曰: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慎终如始,方能长久。
人生在世,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志士仁人,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身之道不正。
若无德行,纵有才学,亦难成大事。
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始于一念之间。
富者多骄,贫者多怨,贵者多傲,贱者多卑。
然天道酬勤,厚德载物,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故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人之一生,或显或隐,或穷或达,皆由命定。
然命虽定,运可转,心可修,德可积。
若能守正不阿,持节不移,则虽处困厄,亦可自立于世。
二、白话翻译
上天的天气变化莫测,人生的祸福也难以预料。
拥有万亩良田,不如掌握一门技艺;
即使衣食无忧,也不如内心安宁、生活安稳。
享受丰厚俸禄,不如心中坦荡、行为端正。
真正的君子,不会因为富贵而迷失自我,也不会因贫穷而改变志向,更不会因权势而屈服,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时机、运气和命运,都不是人力可以强求的。
君子在安定的时候不忘危险,在生存时不忘灭亡,在治理时不忘混乱,这样才能保全自身,也保全国家。
因此说:处在安逸中要想到危机,用节俭来抵制奢侈,始终如一地谨慎行事,才能长久稳固。
人生在世上,就像逆水行舟,不努力前进就会后退。
有志向、有仁爱的人,不怕没有职位,只怕自己立身处世的方式不正。
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即使有才华,也难以成就大事。
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从一个念头开始的。
富裕的人往往骄傲自满,贫穷的人常常抱怨不满,地位高的人容易傲慢,身份低的人容易自卑。
然而天道会奖赏勤奋的人,厚德才能承载万物。积德的家庭必定有福报,积恶的家庭必定有灾祸。
所以常说: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去做。
一个人一生中的境遇,或显赫或隐匿,或贫穷或富贵,都由命运决定。
但命运虽定,运势却可以转变,心性可以修养,德行可以积累。
如果能够坚守正道、不随波逐流,即使处于困境,也能自立于世。
三、结语
《破窑赋》虽为古代文言之作,但其思想与智慧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人生虽受命运影响,但更重要的是自身的修养与选择。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心怀善念、坚守正道,便能在风雨中站稳脚跟,于浮沉中见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