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以后】那天,我迟到了。
不是普通的迟到,而是那种让人脸红、心跳加速、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的迟到。那天早上,闹钟响了三次,我却依旧赖床到最后一刻。匆忙中穿错鞋子,忘记带钥匙,甚至在出门前还被猫抓了一道小口子。一切都在提醒我:今天注定不会顺利。
当我气喘吁吁地冲进教室时,老师正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全班,最后停在我身上。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我低着头,脸上火辣辣的,耳朵也烧得发烫。同学们的目光像针一样扎过来,有人窃窃私语,有人偷笑,而我只能硬着头皮走进座位。
那节课,我听得很认真,但脑子里却一直回放着刚才那一幕。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总是这样?为什么每次都能找到借口让自己晚一点?也许是因为习惯了拖延,也许是因为觉得“迟到”没什么大不了。可事实是,迟到不仅影响了自己的状态,也让别人感到不被尊重。
那天之后,我做了一个决定:不再让“迟到”成为习惯。我开始提前半小时起床,把第二天需要的东西放在显眼的地方,甚至在手机上设置了多个提醒。虽然一开始很不适应,但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的生活节奏变好了,效率也提高了。
迟到以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时间从不等人,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不让它等我们太久。或许有时候,一次小小的迟到,反而成了改变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