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6、(家乡新变化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家乡近年来的变化,初步掌握描述变化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实物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变化,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理解变化带来的好处。
- 难点: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家乡变化的意义,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家乡变化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学生以前的照片或旧地图等。
- 学生准备:提前观察自己家附近的变化,可以画一幅“我眼中的家乡”或者写一段话。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几张家乡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图,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家乡变得怎么样了?”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激发他们对家乡变化的兴趣。
2. 探究学习(15分钟)
-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 你发现家乡有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
- 这些变化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
- 你觉得这些变化是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 代表汇报: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出具体的例子,如道路变宽了、新建了公园、学校更漂亮了等。
3. 深入交流(10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家乡变化的短视频,让学生观看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接着提问:
- “如果你是家乡的一份子,你会为家乡的变化做些什么?”
- “你觉得家乡未来会变成什么样?”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表达。
4. 实践活动(1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我来画家乡”的绘画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法,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家乡新面貌,并在画上写下一句话说明。
5.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家乡的变化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五、板书设计
```
家乡新变化
过去的样子:___________
现在的样子:___________
我的感受:___________
我的建议:___________
```
六、作业布置
1. 回家后向家长询问家乡过去的变化,记录下来。
2. 写一篇小短文《我眼中的家乡新变化》。
七、教学反思(教师填写)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参与热情。部分学生在表达时较为害羞,今后可多提供展示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备注:本教案根据部编版教材内容编写,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注重实践与情感体验,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