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 精选范文 >

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快乐过新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页)

2025-08-05 23:00:38

问题描述:

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快乐过新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页),快急哭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5 23:00:38

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快乐过新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页)】一、教学基本信息

学科:道德与法治

年级:小学三年级

教材版本:部编版

课题名称:快乐过新年(第二课时)

课时安排: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时间:40分钟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等。

- 理解春节蕴含的文化意义,感受家庭团圆的温暖。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情境创设、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 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升语言表达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 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和感恩意识,学会珍惜亲情。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及其文化内涵。

- 难点: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 多媒体课件(包含春节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 春节习俗卡片、年画、灯笼等实物或图片

- 学生作业本、课堂练习纸

2. 学生准备:

- 回家与家人一起回忆春节期间的活动,记录下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 准备一张“我眼中的春节”手抄报或绘画作品。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春节的短视频,展示热闹的春节场景,如舞龙舞狮、烟花绽放、家人团聚等。

2. 提问导入:

- “同学们,刚才看到的画面是什么节日?你们有没有参加过这个节日?”

-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过年的经历,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15分钟)

1. 活动一:春节习俗我知道

- 展示不同地区的春节习俗图片(如北方包饺子、南方吃年糕等),让学生辨认并说出其含义。

- 小组讨论:为什么人们要在春节贴春联、放鞭炮?这些习俗有什么意义?

2. 活动二:我的春节记忆

- 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过年时最难忘的经历,教师适时点评并引导学生体会亲情的重要性。

- 播放一段家庭团聚的温馨画面,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春节最珍贵的是什么?”

(三)巩固拓展(10分钟)

1. 情景模拟:我是小记者

- 设定一个“采访”情境,学生扮演记者,向“家人”提问关于春节的习俗和感受。

- 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春节文化的理解。

2. 课堂小练笔

- 让学生写一段话,描述自己最喜欢的春节活动,并说明原因。

- 教师选取几篇进行朗读展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升华(5分钟)

1. 教师总结:

- 春节不仅是辞旧迎新的时刻,更是家人团聚、传递亲情的重要节日。

-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关注传统文化,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活动。

2. 布置课后任务:

- 制作一份“春节习俗小手册”,内容包括春节的由来、主要习俗、家庭活动等。

- 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简单的春节装饰品(如剪纸、灯笼)。

六、板书设计

```

快乐过新年(第二课时)

1. 春节习俗: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拜年

2. 春节意义:团圆、感恩、传承

3. 我的春节记忆:家庭、亲情、快乐

```

七、教学反思(简要)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春节的文化内涵。同时,通过生活化的活动设计,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表达欲。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结合地方特色,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全文共7页,符合教学设计格式要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