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新闻的基本结构和写作特点,掌握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和结尾等组成部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两篇新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正确的舆论导向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掌握新闻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理解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 难点:如何从新闻中提炼关键信息,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两篇典型的新闻文章(如《人民日报》或《新华社》发布的新闻),并制作PPT课件。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新闻的基本常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平时是如何获取新闻的?新闻有哪些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新闻两则”。
2. 新课讲授(20分钟)
(1)介绍新闻的基本知识
教师讲解新闻的定义、分类以及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结合实例说明每部分的作用。
(2)分析第一篇新闻
以《某地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为例,带领学生逐段分析,找出标题、导语、主体内容,并讨论其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3)分析第二篇新闻
以《我国科技取得新突破》为例,引导学生比较两篇新闻的不同点,探讨新闻的多样性及其社会意义。
3. 课堂讨论(10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
- 这两篇新闻在写作风格上有何不同?
- 你认为哪一篇更贴近现实生活?为什么?
- 如果你是记者,你会如何报道这两件事?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最后进行总结点评。
4.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新闻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理性看待新闻,不轻信、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5. 布置作业(5分钟)
- 阅读一篇新闻,尝试写出它的标题、导语、主体和结尾。
-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新闻真实性的看法。
五、板书设计:
```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2. 新课讲授
3. 课堂讨论
4. 课堂小结
5. 布置作业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新闻的结构和特点,课堂互动较为积极,学生参与度高。但在分析新闻语言时,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今后可加强相关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敏感度。
备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基于“新闻两则”这一主题编写,适用于中学语文教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