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配套练习册15-18课内容及答】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配套练习册是巩固课堂知识、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工具。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第15至18课内容涵盖了丰富的课文和多样化的练习题型,帮助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训练和文学欣赏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一、第15课:《少年闰土》
课文简介:
本课节选自鲁迅的《故乡》,讲述了“我”与童年伙伴闰土之间纯真的友谊。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农村生活的景象,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变化的感慨。
练习题重点:
1. 词语解释:如“其间”、“无端”等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2. 句子赏析:如“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句话的意境分析。
3. 阅读理解:围绕闰土的形象、人物情感变化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示例:
- “其间”的意思是“其中”。
- 这句话描绘了夏夜乡村的宁静与美丽,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 闰土是一个聪明、勇敢、热爱自然的孩子,他对“我”来说是童年的象征。
二、第16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课文简介:
这篇课文通过作者的回忆,讲述了鲁迅先生生前的一些事迹,展现了他关心青年、关爱人民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伯父深深的敬爱之情。
练习题重点:
1. 人物形象分析: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2. 段落理解:如“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句话的含义。
3. 写作手法:如细节描写、对比手法的运用。
参考答案示例:
- 鲁迅先生是一个关心他人、正直善良、勇于批判社会黑暗的人。
- 这句话赞扬了鲁迅先生无私奉献的精神。
- 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鲁迅先生的伟大,使读者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
三、第17课:《有的人》
课文简介:
这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而写的一首诗,通过对比“有的人”与“有的人”,表达了对那些为人民着想、默默奉献的人的赞美,以及对自私自利之人的批判。
练习题重点:
1. 诗歌赏析:理解诗歌中的对比手法和象征意义。
2. 朗读体会:体会诗歌的情感基调和节奏感。
3. 主题归纳:总结诗歌所传达的核心思想。
参考答案示例:
- 诗歌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表达了对为人民服务者的崇敬。
- 诗歌语言简洁有力,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 诗歌的主题是:人生的价值在于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
四、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
课文简介:
这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地球的资源有限、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呼吁人们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地球家园。
练习题重点:
1. 科学常识: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资源分布。
2. 环保意识: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环保行为。
3. 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运用。
参考答案示例:
-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必须加以保护。
- 我们可以通过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等方式来保护环境。
- 文章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数据列举、举例说明等,增强了说服力。
总结: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5至18课内容丰富,既有文学性极强的散文、诗歌,也有科普性的说明文,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配套练习册的练习,不仅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建议同学们在做练习时,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同时多进行课外拓展阅读,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