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12345便民服务平台管理办法试行和安康市12345便民服务】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政府服务的便捷性、高效性成为衡量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为了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优化群众办事体验,安康市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安康市12345便民服务平台管理办法(试行)》,并依托该平台开展“12345便民服务”工作,推动政务公开、民意反馈和问题解决的深度融合。
一、平台建设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公众对政务服务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传统的线下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群众对效率、透明度和响应速度的期待。安康市12345便民服务平台作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重要桥梁,承担着信息传递、诉求受理、问题转办、结果反馈等多重功能。通过这一平台,市民可以随时随地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相关部门也能及时响应、有效处理,形成闭环管理。
二、管理办法的核心内容
《安康市12345便民服务平台管理办法(试行)》从制度设计、职责分工、流程规范、监督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明确了平台运行的基本原则和操作规范:
1. 职责划分明确:各相关单位需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平台事项的接收、办理、反馈等工作,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
2. 流程标准化:建立统一的工单受理、分派、办理、回访、归档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 监督考核机制: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定期对平台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考核结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体系。
4. 信息安全保障: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保护用户隐私,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三、“12345便民服务”的运行实践
在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安康市12345便民服务”逐步形成了以“接诉即办、限时办结、群众评价”为核心的运行机制:
- 接诉即办: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平台第一时间进行分类处理,确保“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 限时办结:根据问题性质设定不同的办理时限,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处理。
- 群众评价:每项工单办结后,由群众进行满意度评价,以此作为改进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
四、成效与展望
自平台运行以来,安康市12345便民服务平台已成为群众表达诉求、参与治理的重要渠道,有效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未来,安康市将继续完善平台功能,拓展服务内容,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打造更加高效、智能、便民的政务服务体系。
总之,《安康市12345便民服务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的出台,标志着安康市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通过不断优化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安康市正朝着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目标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