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砌块石挡墙施工方案(一)】在建筑工程中,挡墙结构常用于防止土体滑动、保持边坡稳定以及保护建筑物基础。其中,浆砌块石挡墙因其结构稳固、造价适中、施工简便等优点,在中小型工程中广泛应用。本文将围绕“浆砌块石挡墙施工方案(一)”展开详细说明,旨在为相关施工人员提供一份实用的参考依据。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某山区道路沿线,设计采用浆砌块石挡墙作为路基支挡结构。挡墙总长度约为120米,高度在3至5米之间,墙体厚度根据实际荷载情况设定为400mm至600mm不等。施工区域地质条件主要为碎石土与风化岩层,地基承载力较好,具备良好的施工条件。
二、施工准备
1. 技术交底
在正式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
2. 材料准备
块石选用质地坚硬、无风化、表面平整的天然石料,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P.O 32.5;砂料应为中粗砂,含泥量不超过3%;水应为清洁饮用水。
3. 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现场测量放线,确定挡墙轴线、基础位置及高程控制点,确保施工精度。
三、施工工艺流程
1. 基槽开挖
按照设计标高和宽度进行基槽开挖,开挖过程中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基槽底部应清理干净,确保无杂物、积水。
2. 基础处理
基础部分可采用C15混凝土浇筑,或直接夯实后铺设垫层。基础施工完成后,需进行验收,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 砌筑施工
- 砌筑顺序:从低处向高处逐段砌筑,每段长度不宜过长,以保证施工质量。
- 砌筑方法:采用“丁顺相间”方式砌筑,确保砌体整体稳定性。砌块之间应充分灌浆,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
- 灰缝控制:水平灰缝厚度一般为10~15mm,竖缝宽度宜为8~12mm,灰缝应填塞密实,避免出现空洞。
4. 泄水孔设置
在挡墙适当位置设置泄水孔,孔径一般为φ100mm,间距为2~3m,呈梅花状布置,以排除墙体后方积聚的地下水,防止水压过大导致墙体破坏。
5. 勾缝与养护
砌筑完成后,对墙面进行勾缝处理,使用M10水泥砂浆进行勾缝,增强墙体美观性和防水性能。同时,应对新砌墙体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四、质量控制措施
- 所有原材料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 砌筑过程中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确保其强度和流动性;
- 每日施工结束后,安排专人检查砌体外观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 对关键部位如转角、接槎等加强检查,确保结构整体性。
五、安全文明施工
- 施工现场应设立警示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
- 高空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 材料堆放整齐,施工垃圾及时清理,保持现场整洁;
-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六、结语
浆砌块石挡墙施工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涉及多个环节的协调配合。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的施工管理及有效的质量控制,能够有效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希望本施工方案能为相关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工程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