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 精选范文 >

部编版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带板书设计

2025-08-08 02:32:39

问题描述:

部编版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带板书设计,真的撑不住了,求高手支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8 02:32:39

部编版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带板书设计】一、教材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8课,是一篇介绍我国南海诸岛之一——西沙群岛的说明文。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条理清晰,通过描写西沙群岛的海面、海底、海岛等不同方面的景象,展现了其丰富的物产和美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学习作者如何按照“总—分”的结构进行描述,并体会文章中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认识并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含义。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写作顺序和结构特点。

- 学会用“总—分”结构来组织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

- 借助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总—分”结构;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 难点: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西沙群岛图片或视频、生字卡片、板书设计图。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情境导入:

展示西沙群岛的图片或视频,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南海有哪些美丽的岛屿吗?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个神秘而富饶的地方——西沙群岛。”

2.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边读边标出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 检查预习:

- 指名认读生字词,教师正音。

- 简要交流:你从文中知道了什么?

3. 整体感知:

提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引导学生找出“海面、海底、海岛”三个部分。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分钟)

1. 分段精读:

- 第一段(海面):

重点讲解“浪花”“珊瑚”“海参”等词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 第二段(海底):

分析作者如何描写海底生物,如“鱼成群结队”“珊瑚像鹿角”等,体会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 第三段(海岛):

结合图片,让学生感受岛上鸟多、树密的景象,理解“富饶”的含义。

2.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3. 朗读指导:

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调、节奏,体会文章的美感。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10分钟)

1. 总结课文: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强调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以及作者的写作方法。

2. 情感升华:

提问:“如果你是西沙群岛的小游客,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这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西沙群岛的喜爱。

3. 拓展延伸:

布置小任务:搜集更多关于祖国其他美丽岛屿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面:浪花、珊瑚、海参

海底:鱼群、珊瑚、海龟

海岛:鸟多、树密、贝壳

写作顺序:总—分

写作方法:比喻、拟人

情感表达:热爱祖国山河

```

七、作业布置

1. 抄写生字词并造句。

2. 仿照课文结构,写一段介绍家乡或喜欢的地方的文字。

3. 观看一段关于西沙群岛的纪录片,写下自己的感受。

八、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此处由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填写)

备注: 本教案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力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教学目标。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