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立方根】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立方根的表示方法,能正确求出一个数的立方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入立方根的概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立方根的定义及求法。
- 难点:负数的立方根的理解与计算。
三、教学准备:
-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平方根,那么有没有同学知道什么是立方根呢?”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某个数,那这个数就是它的平方根;同样,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某个数,那这个数就是它的立方根。
举例说明:
比如,2³ = 8,那么2就是8的立方根。
同理,(-2)³ = -8,所以-2是-8的立方根。
2. 新知讲解(10分钟)
(1)立方根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x满足x³ = 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记作:x = ∛a。
(2)立方根的性质:
- 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
- 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 0的立方根是0。
(3)立方根的符号表示:
- ∛a 表示a的立方根;
- 注意:立方根可以为负数,与平方根不同。
3. 例题讲解(15分钟)
例题1: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1)∛27
(2)∛-64
(3)∛0
(4)∛-125
解题过程:
(1)27 = 3³ ⇒ ∛27 = 3
(2)-64 = (-4)³ ⇒ ∛-64 = -4
(3)0³ = 0 ⇒ ∛0 = 0
(4)-125 = (-5)³ ⇒ ∛-125 = -5
例题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8的立方根是-2
(2)任何数都有立方根
(3)√9 是9的立方根
(4)立方根一定是正数
解析:
(1)正确
(2)正确
(3)错误,√9是平方根,不是立方根
(4)错误,负数也有立方根
4. 巩固练习(10分钟)
请学生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 ∛64 = ?
2. ∛-27 = ?
3. ∛1 = ?
4. ∛-1 = ?
5. ∛0.001 = ?
答案:
1. 4
2. -3
3. 1
4. -1
5. 0.1
5. 小结与作业(5分钟)
小结:
- 立方根的定义:若x³ = a,则x是a的立方根;
- 正数有正的立方根,负数有负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
- 立方根可以用符号∛表示。
作业:
1. 完成课本第32页第1、2、3题;
2. 预习下一节“实数与无理数”。
五、板书设计:
```
数学教案——立方根
一、定义:
若 x³ = a,则 x = ∛a,称x为a的立方根。
二、性质:
1. 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
2. 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3. 0的立方根是0。
三、例题:
∛27 = 3
∛-64 = -4
∛0 = 0
∛-125 = -5
四、练习:
∛64 = 4
∛-27 = -3
∛1 = 1
∛-1 = -1
∛0.001 = 0.1
```
六、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立方根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其意义,并通过例题和练习巩固所学内容。部分学生对负数立方根仍存在疑问,需在后续教学中加强讲解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