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要点】糖尿病高渗性昏迷(Hyperosmolar Hyperglycemic State, HHS)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常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但也可能发生在1型糖尿病中。该病以血糖显著升高、血浆渗透压增高及脱水为主要特征,严重时可导致意识障碍甚至死亡。因此,及时识别和处理至关重要。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HHS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减弱,导致血糖持续升高,同时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引起血液浓缩,血浆渗透压升高。其主要特点是血糖水平通常超过33.3 mmol/L(600 mg/dL),但酮体生成较少,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不同。
二、常见诱因
1. 感染:如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等感染。
2.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可能诱发。
3. 饮食不当: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或饮水不足。
4. 疾病加重:如心脑血管事件、手术等应激状态。
5. 胰岛素治疗中断或剂量不足。
三、临床表现
1. 早期症状:
- 极度口渴、多饮、多尿
- 疲乏无力、食欲减退
- 视力模糊、头痛
2. 中晚期症状:
- 脱水表现: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血压下降
- 意识改变:嗜睡、烦躁、昏迷
- 呼吸深快(部分患者)
- 可能出现癫痫发作
四、诊断标准
根据WHO及ADA指南,HHS的诊断标准包括:
- 血糖 > 33.3 mmol/L(600 mg/dL)
- 血浆渗透压 > 320 mOsm/kg
- 尿酮体阴性或弱阳性
- 无明显酸中毒(pH > 7.30)
五、治疗原则
1. 补液治疗:
- 初期使用生理盐水快速扩容,纠正脱水。
- 根据病情调整输液速度和种类。
2. 胰岛素治疗:
- 静脉注射小剂量胰岛素,控制血糖上升速度。
- 避免血糖下降过快,防止脑水肿。
3. 监测与支持治疗:
- 密切监测血糖、电解质、肾功能等指标。
- 处理潜在诱因,如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 预防并发症:
- 注意脑水肿、低钾血症、急性肾损伤等风险。
六、预防措施
1. 定期监测血糖,尤其是老年或慢性病患者。
2.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合理饮食、规律运动。
3. 按时服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4.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认识。
七、预后与随访
若能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可恢复良好。但若延误诊治,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应加强随访管理,定期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和身体状况。
总结: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虽为急症,但通过早期识别、规范治疗和积极预防,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患者及家属应增强自我管理意识,配合医生进行长期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