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最全企业会计科目表170个,附法规依据】在企业财务工作中,会计科目的设置是基础且关键的一环。它不仅关系到企业日常账务的处理,也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2019年,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持续更新和财税政策的不断调整,企业会计科目的分类与应用也进行了相应的优化和细化。本文将全面梳理2019年最新的企业会计科目表,涵盖170个常用科目,并附上相关的法规依据,为企业财务人员提供参考。
一、会计科目的基本构成
会计科目是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的基本单位,按照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每一类科目都有其特定的核算内容和使用范围。
例如:
- 资产类科目: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
- 负债类科目: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交税费等;
-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
- 成本类科目: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 损益类科目:如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二、2019年企业会计科目表(共170个)
以下为2019年企业会计科目表的主要分类及部分代表性科目,供参考:
(一)资产类科目(约40个)
1. 库存现金
2. 银行存款
3. 其他货币资金
4. 短期投资
5. 应收票据
6. 应收账款
7. 预付账款
8. 应收股息
9. 应收利息
10. 其他应收款
11. 存货
12. 原材料
13. 在途物资
14. 库存商品
15. 周转材料
16. 消耗性生物资产
17. 固定资产
18. 累计折旧
19.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 在建工程
21. 工程物资
22. 固定资产清理
23. 无形资产
24. 累计摊销
25.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6. 商誉
27. 长期股权投资
28. 长期债权投资
29. 长期应收款
30. 长期待摊费用
31. 待处理财产损溢
32. 贷款损失准备
33. 抵债资产
34. 递延所得税资产
35. 其他资产
(二)负债类科目(约30个)
36. 短期借款
37. 应付票据
38. 应付账款
39. 预收账款
40. 应付职工薪酬
41. 应交税费
42. 应付利息
43. 应付股利
44. 其他应付款
45. 预提费用
46. 长期借款
47. 应付债券
48. 长期应付款
49. 专项应付款
50. 预计负债
51. 递延收益
52. 递延所得税负债
53. 其他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约20个)
54. 实收资本(或股本)
55. 资本公积
56. 盈余公积
57. 一般风险准备
58. 未分配利润
59. 本年利润
60. 利润分配
61. 其他综合收益
(四)成本类科目(约20个)
62. 生产成本
63. 制造费用
64. 劳务成本
65. 合同履约成本
66. 合同取得成本
67. 工程施工
68. 工程结算
69. 劳务支出
70. 运输成本
71. 仓储成本
72. 研发支出
73. 其他成本
(五)损益类科目(约60个)
74. 主营业务收入
75. 其他业务收入
76. 营业外收入
77. 投资收益
78. 汇兑损益
79. 营业成本
80. 税金及附加
81. 销售费用
82. 管理费用
83. 财务费用
84. 资产减值损失
85.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6. 投资收益
87. 营业外支出
88. 所得税费用
89. 营业利润
90. 净利润
9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92. 资产处置收益
93. 资产重估收益
94. 其他综合收益
95. 财务费用
96. 研发支出
97. 信用减值损失
98. 营业外收入
99. 营业外支出
100. 其他收益
101. 其他支出
102. 营业税金及附加
103. 资产处置损益
104. 汇兑收益
105. 汇兑损失
106.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107. 投资收益
108. 营业利润
109. 净利润
110. 本年利润
111. 利润分配
112. 未分配利润
113. 其他业务成本
114. 其他业务支出
115. 其他费用
116. 其他支出
117. 其他收益
118. 其他损失
119. 其他损益
120. 其他收入
(注:以上仅为部分科目示例,完整科目表可参考《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相关规定。)
三、相关法规依据
2019年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主要依据以下法规文件:
- 《企业会计准则》(2017年修订版)
- 《企业会计制度》
- 《小企业会计准则》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通知》
-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
这些法规为企业提供了统一的会计科目框架,确保了企业在进行财务核算时具有规范性和一致性。
四、结语
2019年的企业会计科目表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更加贴近实际业务操作,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和信息透明度。对于企业财务人员而言,掌握并正确运用这些科目,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基础。同时,建议企业定期关注会计准则的更新动态,及时调整科目设置,以适应新的财税政策环境。
通过合理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企业不仅能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还能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助力企业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