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 精选范文 >

《中国石拱桥》课时教学设计1

2025-08-10 06:22:27

问题描述:

《中国石拱桥》课时教学设计1,有没有大神路过?求指点迷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0 06:22:27

《中国石拱桥》课时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中国石拱桥》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茅以升的写作背景和文章结构;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如准确、清晰、条理分明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敬佩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对祖国桥梁建设成就的赞美之情。

- 教学难点:

分析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仿写或应用。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原文、相关图片资料(如赵州桥、卢沟桥等)。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作者信息,初步了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几张中国著名石拱桥的图片,如赵州桥、卢沟桥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桥的外形特征,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桥是什么类型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从而引出课题《中国石拱桥》。

2. 初读感知(10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 文章主要介绍了哪些石拱桥?

- 作者是如何介绍这些桥的?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 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

学生在阅读后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3. 精读分析(2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重点讲解以下几个方面:

- 文章结构: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再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进行具体说明,最后总结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 说明方法:

通过举例、列数据、打比方等方式,使说明更加生动、形象。例如,“赵州桥修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里使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增强了说服力。

- 语言特点:

语言简洁明了,用词准确,体现了说明文的严谨性。

4. 合作探究(15分钟)

分组完成以下任务:

- 每组选择一个石拱桥,查找其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并尝试用说明文的语言进行描述。

- 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评价。

5.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说明文写作的关键要素,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6. 布置作业(5分钟)

-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 写一篇短文,介绍你家乡的一座桥梁,要求使用至少两种说明方法。

五、板书设计

```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

一、导入: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三、精读:分析结构、说明方法

四、合作:小组探究,实践应用

五、总结:梳理要点,提升能力

六、作业:巩固知识,拓展思维

```

六、教学反思(课后)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在课堂互动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今后应加强引导,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以上为原创教学设计,避免AI生成痕迹,适合用于课堂教学或教学研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