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周围的空气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
周围的空气
二、实验目的:
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空气的存在,并感知空气的特性,如看不见、摸不着、会流动等。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实验器材:
1. 透明塑料袋
2. 小气球
3. 纸片
4. 水杯
5. 水
6. 风扇(可选)
7. 塑料瓶(带盖)
四、实验步骤:
1. 观察空气的存在:
- 打开塑料袋,用手抓住袋口,慢慢将袋子展开,然后松手。
- 观察袋子是否鼓起来,说明空气进入袋中。
- 再次把袋子捏紧,再松开,看袋子是否再次鼓起。
- 讨论:为什么袋子会鼓起来?说明了什么?
2. 感受空气的流动:
- 把小气球吹起来,然后松手,观察气球的运动。
- 用风扇对着纸片吹,观察纸片的变化。
- 思考:空气是如何被我们感受到的?
3. 探究空气占据空间:
- 把一个塑料瓶装满水,然后将一个倒置的空塑料瓶压入水中,观察瓶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 说明: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所以水不能完全进入瓶内。
五、实验现象记录:
| 实验内容 | 观察到的现象 | 我的发现 |
|----------|----------------|-----------|
| 塑料袋鼓起 | 手松开后,袋子鼓起来 | 空气是存在的,可以被装进袋子里 |
| 吹气球 | 松开气球后,气球飞出去 | 空气能推动物体运动 |
| 倒置瓶子入水 | 瓶口有气泡冒出 | 空气占据空间,阻止水进入瓶中 |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它能够流动,可以推动物体,也能占据一定的空间。这些特点使空气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七、实验思考:
1. 如果没有空气,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2. 你还能想到哪些方法来证明空气的存在?
3. 你觉得空气和水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似之处?
八、实验评价:
本实验操作简单,适合三年级学生进行。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空气的基本性质,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九、实验建议: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时,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猜测、动手验证,从而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备注:
本实验报告单为原创内容,根据湘教版三年级科学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周围的空气”这一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