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政绩观学习心得体会】在深入学习“树立正确政绩观”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直接影响着工作方向和行为准则。正确的政绩观不仅是衡量干部履职成效的重要标准,更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首先,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在于“为民服务”。领导干部应当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能只追求表面的“亮点”和“数字”,而忽视了群众的真实需求和实际困难。只有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其次,正确政绩观强调“长远发展”。一些干部在工作中急于求成,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忽视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种做法不仅难以形成持久的成果,还可能带来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注重质量与效率的统一,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再次,正确政绩观要求“担当作为”。政绩不是靠空谈出来的,而是靠实干干出来的。党员干部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敢于承担责任,不回避问题,不推卸责任。只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真正为党和人民作出贡献。
此外,正确政绩观还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不能只看报表、数据,更要关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引导干部把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文章上。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与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总之,树立正确政绩观,既是政治要求,也是实践需要。我们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