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10以内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掌握1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口算,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游戏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 难点: 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以及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加减法。
三、教学准备:
- 教具:数字卡片、小棒、计数器、图片、课件等。
-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小石子或积木(用于实物操作)。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入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神奇的数学乐园,那里有好多有趣的游戏等着我们!你们想不想一起去看看?”
出示图片:一个果园里有5个苹果,又摘了3个,问一共有多少个?
引导学生思考:“5个加上3个等于多少?”让学生尝试用手指或小棒来计算。
2. 新知讲解(15分钟)
- 加法部分:
- 教师展示加法算式:5 + 3 = 8
- 用小棒演示:先摆5根小棒,再摆3根,合起来是8根。
- 引导学生说出“5加3等于8”。
- 减法部分:
- 展示减法算式:8 - 3 = 5
- 用小棒演示:先摆8根小棒,拿走3根,剩下5根。
- 引导学生说出“8减3等于5”。
3. 巩固练习(15分钟)
- 游戏一:“找朋友”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找出对应的加减法算式。例如:出示“7”,学生要说出“3+4=7”或“5+2=7”。
- 游戏二:“数学小侦探”
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如:“小明有6个糖果,吃了2个,还剩几个?”学生用小棒或画图的方式解答。
- 课堂练习:
发放练习纸,完成基础的10以内加减法题目,教师巡视指导。
4. 总结提升(5分钟)
-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所学“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算的?”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表扬积极参与的学生。
5. 布置作业(2分钟)
- 完成课本第12页的练习题。
- 和家长一起玩“数字接龙”游戏,巩固10以内加减法。
五、板书设计:
```
10以内加减法
加法:5 + 3 = 8
减法:8 - 3 = 5
小棒操作:5 + 3 = 8
8 - 3 = 5
```
六、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10以内加减法,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基本计算方法。个别学生在退位减法上仍存在困难,需在后续教学中加强训练与引导。
七、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加减法的例子,如:买水果时计算总价、分玩具时计算数量等,让数学真正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