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敬亭传》阅读题】《柳敬亭传》是清代文学家张岱所写的一篇人物传记,收录于《陶庵梦忆》中。文章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明末清初著名说书艺人柳敬亭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他卓越的艺术才华与独特的人格魅力。本文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一、阅读理解题
1. 文章主要讲述了柳敬亭的哪些方面?
答:文章主要讲述了柳敬亭的出身背景、他的艺术成就、他在说书界的影响力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
2. 张岱在文中是如何评价柳敬亭的?
答:张岱对柳敬亭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他不仅技艺高超,而且为人正直、有气节,是一位难得的艺术家。
3. “其声清越,如冷泉石上流”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柳敬亭的嗓音比作“冷泉石上流”,形象地表现了他声音的清亮、纯净,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4. 为什么说柳敬亭是一个“奇人”?
答:柳敬亭之所以被称为“奇人”,是因为他不仅在说书艺术上有极高造诣,而且性格刚直、不趋炎附势,具有独立人格,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极为少见。
5. 文章结尾提到“今之说书者,皆不如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柳敬亭艺术成就的高度推崇,同时也暗含对当时说书艺人的不满,认为他们无法与柳敬亭相比。
二、简答题
1.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柳敬亭的性格特点。
答:柳敬亭性格刚毅、正直,不随波逐流。他虽然身处社会底层,但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不为权贵所动,表现出强烈的个人尊严和独立精神。
2. 张岱写作《柳敬亭传》的目的是什么?
答:张岱写作此文,既是为了记录一位杰出的民间艺术家,也是为了表达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精神的尊重与怀念。通过柳敬亭的形象,他也寄托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3. 文章中有哪些细节描写突出了柳敬亭的艺术造诣?
答:文中提到他“声如裂帛,气如奔雷”,形容他的声音极具感染力;又说“听者忘倦”,说明他的表演极具吸引力。这些细节都生动地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水平。
三、拓展思考题
1. 柳敬亭作为一位说书艺人,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如何?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答:在古代,说书艺人属于下层职业,常被视为“戏子”或“杂耍之人”。然而,柳敬亭凭借出色的技艺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说明艺术本身可以超越身份的界限,获得社会的认可。
2. 如果你是柳敬亭,你会如何面对当时的社会环境?
答:如果我是柳敬亭,我也会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不为外界压力所动摇。同时,我会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修养与内涵,使艺术成为连接人心的桥梁。
3. 在现代社会中,是否还有像柳敬亭这样的“奇人”?请举例说明。
答: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许多像柳敬亭一样的“奇人”,例如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术家等。他们坚守传统,不断创新,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文化的根脉。
四、总结
《柳敬亭传》不仅是一篇优秀的人物传记,更是一篇充满人文关怀和历史感的文章。通过柳敬亭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坚韧与才华,也感受到了张岱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厚谊。这篇文章提醒我们,真正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而伟大的人格则源于内心的坚定与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