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小蛇散步》教案设计】一、活动名称
《小蛇散步》
二、适用年龄
小班(3-4岁)
三、活动目标
1. 认识“蛇”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兴趣。
2. 通过观察与模仿,发展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和动作表现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活动准备
1. 教具:蛇的图片、动画视频、音乐《小蛇散步》。
2. 材料:彩色皱纹纸、毛线、塑料管等手工材料。
3. 环境布置:模拟森林场景,布置树木、草地等自然元素。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蛇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见过蛇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鼓励幼儿自由发言,教师适当补充蛇的特征,如“长长的、没有脚、会爬行”。
2. 欣赏与模仿(10分钟)
播放动画视频《小蛇散步》,让幼儿观看小蛇在森林中行走的样子。
引导幼儿模仿小蛇的动作,如扭动身体、弯弯曲曲地爬行,感受蛇的运动方式。
3. 游戏互动(15分钟)
开展“小蛇找食物”游戏:
- 教师将“食物”(如小球、软玩具)藏在教室的不同角落。
- 幼儿扮演小蛇,沿着指定路线寻找“食物”,途中可以模仿蛇的爬行动作。
- 找到后说出“我找到了!”并把“食物”带回起点。
4. 创意延伸(10分钟)
提供手工材料,让幼儿用皱纹纸、毛线等制作“小蛇”。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装饰自己的小蛇,并讲述自己作品的故事。
5. 总结与分享(5分钟)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自己做的是一条什么样的小蛇。
教师给予积极评价,鼓励幼儿回家与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
六、活动延伸
1.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蛇类绘本,供幼儿自主阅读。
2. 开展“我是小蛇”角色扮演游戏,进一步巩固对蛇的认识。
七、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模仿、游戏和手工创作,有效提升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增加更多关于动物的探索内容,拓展幼儿的知识面。
八、注意事项
1. 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幼儿奔跑碰撞。
2. 对于动作协调性较弱的幼儿,教师应给予更多的鼓励与指导。
本教案旨在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帮助小班幼儿了解蛇的特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其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