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上学期《我爱蹦蹦跳》体育教案】一、活动名称:我爱蹦蹦跳
二、适用年龄:小班(3-4岁)
三、活动时间:25分钟
四、活动目标:
1. 身体发展:通过跳跃游戏,锻炼幼儿的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
2. 动作发展:学习并掌握双脚并拢跳、单脚跳等基本跳跃动作。
3. 情感与社会性发展: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参与感。
4. 语言表达: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动作和感受。
五、活动准备:
- 跳绳若干条(适合幼儿使用)
- 彩色呼啦圈或软垫若干
- 音乐播放设备(轻快的背景音乐)
- 小奖章或贴纸若干(用于奖励)
六、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3分钟)
教师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引入主题:“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名字叫‘我爱蹦蹦跳’。你们有没有试过像小兔子一样跳来跳去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
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如:伸展、转腕、扭腰、跳跃等,让身体充分活动开。
2. 基本动作练习(8分钟)
- 双脚并拢跳:教师示范动作,幼儿模仿。可以设置一条“小河”,用彩色呼啦圈摆成一条线,幼儿依次跳过。
- 单脚跳: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用一只脚站立并跳跃,可借助软垫进行保护,避免摔倒。
- 自由跳跃:鼓励幼儿在安全范围内自由跳跃,教师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指导。
3. 游戏环节(10分钟)
游戏一:小兔跳跳乐
玩法:将呼啦圈摆成一条“小路”,幼儿扮演小兔子,听指令跳过每个呼啦圈。教师可随机喊出“跳过去”、“跳回来”等指令,增加趣味性。
游戏二:蹦蹦跳跳找朋友
玩法:幼儿围成一圈,听音乐绕圈走,音乐停止时,幼儿要快速找到一个同伴一起跳。可以采用不同的跳跃方式,如两人并排跳、一人跳一人接等。
4. 放松整理(4分钟)
播放舒缓的音乐,带领幼儿做放松操,如深呼吸、轻轻拍打手臂和腿部,帮助身体恢复平静。
七、活动延伸:
-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跳绳、软垫等材料,供幼儿自由探索跳跃方式。
- 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简单的跳跃游戏,增强亲子互动。
八、注意事项:
- 活动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身体状况,避免过度疲劳。
- 所有跳跃动作应在安全的场地内进行,地面要柔软,防止摔倒。
- 教师应多给予正面反馈,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参与积极性。
九、活动评价: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其动作协调性、参与度以及情绪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活动更加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
备注: 本教案根据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注重趣味性与安全性,旨在通过“蹦蹦跳”的形式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热爱,促进其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