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 精选范文 >

古代的学究是什么意思

2025-08-21 02:57:45

问题描述:

古代的学究是什么意思,快急疯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1 02:57:45

古代的学究是什么意思】“学究”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常用来形容那些过于拘泥于书本知识、不善变通、思想僵化的读书人。这个词带有明显的贬义,通常用于讽刺那些只知死读书、不懂实际应用的人。

一、学究的含义总结

项目 内容
含义 指古代那些只注重书本知识、不善变通、思想僵化的读书人
来源 源自古代对知识分子的一种批评性称呼
特点 墨守成规、缺乏实践能力、脱离现实
使用场合 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日常语境中,带有讽刺意味
对应人物 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等
现代用法 有时也泛指那些过于教条、不接地气的人

二、学究的来源与演变

“学究”最早出现在唐代,原意是指专门研究经书、学问渊博的人,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带有贬义的称呼。在宋代以后,“学究”一词被广泛用于讽刺那些只会背诵经典、不懂实际应用的士人。

在明清小说中,如《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常见“学究”形象,多为迂腐、固执、不识时务的人物,成为当时社会对某些士人阶层的批判象征。

三、学究与“书呆子”的关系

“学究”与现代常说的“书呆子”有相似之处,都是指那些只注重理论、忽视实践的人。但“学究”更偏向于古代文化背景下的评价,而“书呆子”则是现代口语中更常见的说法。

四、总结

“古代的学究”指的是那些只知死读书、不善于灵活应对现实问题的读书人。他们往往因过度依赖书本知识而显得迂腐、不合时宜。这一概念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某些士人阶层的批评态度,也提醒人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不应忽视实践与变通的重要性。

如需进一步探讨“学究”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可参考《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古典小说。

以上就是【古代的学究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