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 精选范文 >

马放南山的成语典故

2025-08-24 08:52:37

问题描述:

马放南山的成语典故,真的撑不住了,求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4 08:52:37

马放南山的成语典故】“马放南山”是一个源自古代历史典故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的状态。这个成语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反映了古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一、成语释义

马放南山:字面意思是把战马放到南山去,不再使用。比喻天下太平,无需战争,或指战事结束,将士解甲归田。

二、出处与典故

“马放南山”最早出自《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垂拱而治。”这段话描述的是周武王灭商后,停止战争,将战马和牛放归山野,以示天下太平、不再征战。

后来,“马放南山”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象征着和平盛世的到来。

三、历史背景

- 时间: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

- 人物:周武王姬发

- 事件:灭商建周后,停止战争,实行仁政

- 意义:标志着从战争走向和平,是古代中国政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四、成语演变与现代应用

时期 使用情况 含义变化
古代 多用于描述和平盛世 强调战争结束、社会安定
近现代 常用于比喻国家稳定、无战事 延续传统含义,也可引申为政策稳定
当代 多用于文学、演讲、新闻报道中 有时带有讽刺意味,如“看似和平实则隐患”

五、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含义 与“马放南山”的关系
休养生息 指国家在战乱后恢复元气 与“马放南山”有相似的和平含义
风平浪静 比喻局势平稳 与“马放南山”同属形容平静状态
兵不血刃 战争未发生即告胜利 与“马放南山”有因果关系,但侧重战争过程

六、总结

“马放南山”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和平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以德服人、以和为贵”的思想。它在不同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但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珍惜和平、避免战争。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马放南山
出处 《尚书·武成》
释义 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历史背景 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后
现代应用 表示和平、稳定、无战事
相关成语 休养生息、风平浪静、兵不血刃
文化意义 反映和平理念与社会稳定

以上就是【马放南山的成语典故】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