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古诗原文注解】《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所作的一首词,全词气势磅礴,情感激昂,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忧虑和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恨。此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价值,也在历史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原文与译文
原文 | 翻译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 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帽子,靠着栏杆,雨刚刚停歇。 |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 抬头远望,仰天长叹,内心充满壮志豪情。 |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三十年来建立的功名,不过像尘土一样微不足道;征战八千里,只有云和月陪伴。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不要等到年老时才后悔,白白地悲伤。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 国家的耻辱(靖康之变)还没有洗刷,臣子的仇恨什么时候才能消除! |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 我要驾着战车,踏破敌人的防线。 |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我的壮志是吃敌人的肉,喝敌人的血,以此为乐。 |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等我重新收复山河,再回到朝廷报效国家。 |
二、
《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岳飞在抗金斗争中写下的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词作。整首词情感强烈,语言简练有力,展现了作者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坚定的报国决心。
-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敌人的仇恨,以及收复河山的决心。
- 艺术特色:语言刚劲有力,感情真挚,结构紧凑,气势恢宏。
- 历史背景:创作于北宋灭亡后,南宋初年,反映了当时人民对恢复中原的渴望。
- 影响与评价:这首词被誉为“千古绝唱”,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三、关键词解析
词语 | 解释 |
怒发冲冠 | 形容极度愤怒,头发都竖了起来。 |
潇潇雨歇 | 雨声渐歇,天气转晴。 |
壮怀激烈 | 内心充满豪情壮志。 |
八千里路 | 形容征战路程遥远。 |
靖康耻 | 指北宋灭亡的“靖康之耻”。 |
贺兰山 | 古代边关要地,象征北方敌人。 |
胡虏、匈奴 | 对敌人的蔑称。 |
朝天阙 | 指回到朝廷,为国效力。 |
四、结语
《满江红·怒发冲冠》不仅是岳飞个人情感的写照,更是那个时代人民心声的集中体现。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读这首词,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豪情壮志,更能体会到一种深沉的家国情怀。
以上就是【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古诗原文注解】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