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什么意思】“狐假虎威”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战国策·楚策一》,原意是狐狸借老虎的威势来吓唬其他动物。后来这个成语用来比喻那些依靠别人的权势或势力来欺压他人的人。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狐假虎威 |
拼音 | hú jiǎ hǔ wēi |
出处 | 《战国策·楚策一》 |
原意 | 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 |
引申义 | 依靠别人的力量来吓唬人,或仗势欺人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那些没有实力却依仗他人势力耀武扬威的人 |
二、成语故事简述
在古代,一只狐狸遇到一只老虎,它想吃掉老虎,但又怕老虎咬它。于是它假装自己是天帝派来的使者,命令老虎不能伤害它。老虎信以为真,不敢动它。狐狸因此得以逃脱,并在森林中炫耀自己的“权威”。
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没有真正的实力,只靠外力来显示自己的强大,终究是虚张声势,难以长久。
三、使用示例
1. 他只是个普通职员,却总爱在领导面前耀武扬威,真是狐假虎威。
2. 那些靠老板关系上位的人,不过是狐假虎威罢了。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倚仗权势、狐媚虎威、仗势欺人 |
反义词 | 自立自强、光明磊落、不卑不亢 |
五、总结
“狐假虎威”不仅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成语,更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讽刺。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力量来源于自身的能力和品德,而不是依赖他人的光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避免成为“狐”,也要警惕那些“假虎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