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犊还珠的意思】“买犊还珠”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购买小牛却归还了牛犊。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舍本逐末、因小失大,或者做事不讲实际,只追求表面的东西,结果反而失去了原本应有的价值。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买犊还珠 |
拼音 | mǎi dú huán zhū |
出处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释义 | 比喻舍本逐末,因小失大;或指做事不切实际,只注重表面形式,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东西。 |
近义词 | 舍本逐末、得不偿失、本末倒置 |
反义词 | 抓住重点、实事求是、顾全大局 |
二、成语来源
“买犊还珠”的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原文如下:
>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这段话的意思是:楚国有一个人在郑国卖珍珠,他用木兰木做了一个匣子,用香料熏过,又用珠玉装饰,还用玫瑰和翡翠来点缀。结果郑国人买了那个匣子,却把珍珠还给了他。
后来人们引申出“买犊还珠”,意思与“买椟还珠”相近,都是强调做事不分主次、轻重颠倒。
三、现实应用
场景 | 应用举例 |
工作中 | 员工过于关注工作流程的形式,忽视了实际成果,导致效率低下。 |
学习中 | 学生只注重考试技巧,忽略基础知识的掌握,最终成绩不理想。 |
管理中 | 企业过度追求广告宣传,忽视产品质量,最终失去客户信任。 |
四、总结
“买犊还珠”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提醒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分清主次、把握重点,避免因小失大。它不仅适用于个人生活,也广泛应用于工作、学习和管理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通过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出处,我们可以更好地避免在实际生活中犯类似的错误,真正做到务实高效地完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