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现当代文学史是研究中国近现代以来文学发展脉络的重要学科,涵盖了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21世纪初的文学现象、流派、作家及其作品。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关键概念,以下是对一些重要名词的总结与解释,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主要名词解释
1. 新文化运动
1915年起兴起的思想启蒙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礼教,推动了白话文的推广和文学革命的开展。代表人物有陈独秀、胡适、鲁迅等。
2. 文学革命
指1918年前后由《新青年》杂志发起的文学改革运动,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推动了现代文学的发展。
3. 白话文运动
以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为开端,倡导使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进行写作,打破了传统文言文的束缚,成为现代文学语言的基础。
4. 左翼文学
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文学思潮,强调文学的社会批判功能,关注工人、农民等底层民众的生活,代表作家有鲁迅、茅盾、巴金等。
5. 京派文学
以北京为中心的文学流派,注重文学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等,风格清新淡雅。
6. 海派文学
上海地区的文学流派,强调商业化与通俗性,代表作家有张爱玲、徐訏等,作品多关注都市生活与人性复杂。
7. 朦胧诗派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出现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北岛、舒婷、顾城等,作品语言含蓄、意象丰富,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
8. 寻根文学
1980年代中期兴起的文学思潮,主张回到民族文化根源,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代表作家有韩少功、阿城等。
9. 先锋文学
强调形式创新与实验性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等,作品在叙事结构和语言表达上具有突破性。
10. 女性文学
关注女性视角与经验的文学创作,代表作家有王安忆、铁凝、迟子建等,探讨女性身份、命运与社会关系。
二、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表
名词 | 含义简述 | 代表作家/作品 |
新文化运动 | 1915年起的思想启蒙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 陈独秀、胡适、鲁迅 |
文学革命 | 推动白话文使用,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 | 胡适、鲁迅、周作人 |
白话文运动 | 倡导使用通俗语言进行写作,打破文言文束缚 | 胡适、钱玄同 |
左翼文学 | 强调文学的社会批判功能,关注底层人民 | 鲁迅、茅盾、巴金 |
京派文学 | 注重文学艺术性,风格清新淡雅 | 沈从文、废名 |
海派文学 | 强调通俗性与商业化,关注都市生活 | 张爱玲、徐訏 |
朦胧诗派 | 语言含蓄、意象丰富,具有象征意味 | 北岛、舒婷、顾城 |
寻根文学 | 回归民族文化根源,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 韩少功、阿城 |
先锋文学 | 强调形式创新与实验性,突破传统叙事结构 | 马原、残雪 |
女性文学 | 关注女性视角与经验,探讨女性身份与命运 | 王安忆、铁凝、迟子建 |
通过以上名词解释与表格整理,可以更清晰地把握现当代文学史中的核心概念与代表流派,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与思想内涵。
以上就是【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