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惠而实不至的意思口惠而实不至的解释口惠而实】一、
“口惠而实不至”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论语·阳货》:“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虽然这句话不是直接提到“口惠而实不至”,但其含义与之相近。该成语形容一个人只在言语上给予好处或承诺,却在实际行动中没有兑现,缺乏诚意和实际行为。
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只会说好话、做表面功夫的人,强调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若一个人“口惠而实不至”,往往会被视为虚伪、不可信。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使用场景 | 近义词 | 反义词 |
口惠而实不至 | 言语上给予好处,但实际行动没有做到 | 《论语·阳货》(引申) | 批评虚伪、不诚信的行为 | 巧言令色、空头支票 | 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
口惠 | 用言语表示好处或恩惠 | —— | 用于描述口头上的承诺 | 言语恩惠、甜言蜜语 | 实际行动 |
实不至 | 实际上没有达到或实现 | —— | 描述承诺未落实 | 空谈、落空 | 实实在在、落到实处 |
三、使用建议
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使用“口惠而实不至”可以更准确地表达对某些人只说不做、缺乏诚意的不满。同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解为单纯的“说话不算数”,而是强调“承诺与行动之间的脱节”。
四、结语
“口惠而实不至”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人际关系中诚信问题的反思。它提醒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应注重言行一致,避免成为“只说不做”的人,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
以上就是【口惠而实不至的意思口惠而实不至的解释口惠而实】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