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如鼠什么意思】“胆小如鼠”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胆小、害怕,缺乏勇气。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人的胆量小得像老鼠一样,常用于批评或调侃他人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表现得过于懦弱。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胆小如鼠 |
拼音 | dǎn xiǎo rú shǔ |
释义 | 形容人非常胆小,缺乏勇气,不敢面对困难或危险。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士之有志,犹若鼠之无胆。”后来演变为“胆小如鼠”。 |
用法 | 多用于口语或书面语中,带有贬义色彩,也可用于幽默场合。 |
近义词 | 胆怯、畏缩、怕事、胆小怕事 |
反义词 | 勇敢、无畏、胆大、英勇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批评他人 | “你这么胆小如鼠,怎么敢去参加比赛?” |
幽默调侃 | “他连蚊子都怕,真是胆小如鼠。” |
描述性格 | “他从小就胆小如鼠,从不主动发言。” |
三、文化背景与演变
“胆小如鼠”最早源于古代对动物的观察和比喻。老鼠在人们心中常常是胆小、怕光、喜欢躲藏的象征,因此用“鼠”来形容胆小的人,是一种形象而生动的表达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并且在现代汉语中依然保持着其原有的含义和使用频率。
四、注意事项
- 使用该成语时要注意语气,避免让对方感到被冒犯。
- 在正式场合中,建议使用更委婉的表达方式。
- 若用于幽默或轻松的语境,可适当减轻其负面色彩。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胆小如鼠”不仅是一个形象的成语,更是中国文化中对人性的一种观察和表达方式。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运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