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西药一》知识点】在执业药师考试中,《西药一》(药理学)是重要的科目之一,主要考查考生对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以下是对《西药一》部分重点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便于考生复习和记忆。
一、常见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
药物类别 | 代表药物 | 作用机制 | 临床应用 | 常见不良反应 |
β受体阻断剂 | 普萘洛尔 | 阻断β1、β2受体,降低心率、心肌收缩力 | 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 | 心动过缓、支气管痉挛、乏力 |
ACE抑制剂 | 卡托普利 | 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AngⅡ生成 | 高血压、心力衰竭 | 干咳、低血压、高钾血症 |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 阿托伐他汀 | 抑制胆固醇合成限速酶,降低LDL-C | 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 | 肌痛、肝功能异常 |
磺脲类降糖药 | 甲苯磺丁脲 | 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 2型糖尿病 | 低血糖、体重增加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 布洛芬 | 抑制COX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 | 发热、疼痛、炎症 | 胃肠道出血、肾功能损害 |
二、重要药物的注意事项
药物名称 | 注意事项 |
地高辛 | 用于心力衰竭,需监测血药浓度,避免中毒;与洋地黄类药物合用时注意毒性 |
胰岛素 | 注射部位轮换,避免脂肪萎缩;低血糖风险大,需密切观察 |
奎尼丁 | 可引起“金鸡纳反应”,如耳鸣、视力模糊;有心脏毒性,需心电监护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易致耳毒性和肾毒性,使用期间需监测听力和肾功能 |
阿昔洛韦 | 用于病毒感染,静脉给药时需充分水化,防止肾损伤 |
三、特殊人群用药原则
人群 | 用药原则 |
孕妇 | 避免使用可能致畸药物,如沙利度胺、某些抗癫痫药 |
儿童 | 依据体重调整剂量,避免使用成人剂量;注意药物代谢差异 |
老年人 | 减少药物种类,避免多药联用;关注肝肾功能变化 |
哺乳期妇女 | 尽量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必要时暂停哺乳或选择替代方案 |
四、药物相互作用简表
药物组合 | 相互作用类型 | 影响 |
华法林 + 阿司匹林 | 增强抗凝作用 | 增加出血风险 |
地西泮 + 酒精 | 中枢抑制作用增强 | 呼吸抑制、昏迷 |
青霉素 + 丙磺舒 | 增加青霉素血药浓度 | 延长半衰期,提高疗效 |
甲氨蝶呤 + 乙醇 | 增加肝毒性 | 肝功能损害加重 |
五、重点考点汇总
- 药理学基本概念:如受体、配体、激动剂、拮抗剂等。
- 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ADME)过程。
- 药物不良反应:如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后遗效应等。
- 药物治疗原则:个体化用药、合理联合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等。
- 药物管理法规:如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等。
通过系统梳理《西药一》的重点内容,有助于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抓住核心知识,提升应试能力。建议结合教材与历年真题进行深入学习,注重理解与记忆相结合,以应对实际考试中的灵活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