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将就木是啥意思】“行将就木”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接近死亡的状态。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丧葬习俗,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文学意味。
一、
“行将就木”字面意思是“即将进入棺材”,用来形容人即将去世,生命垂危。这个成语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语气较为庄重,带有一定的悲悯和尊重意味。在现代汉语中,它常被用来表达对老人或病重者的关心与哀悼。
该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原文为:“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呼曰:‘杀余,孙也!’……子犯曰:‘天命不佑,非君之过也。’于是遂行,至河,舟中之言,行将就木。”后世引申为“临近死亡”。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行将就木 |
拼音 | xíng jiāng jiù mù |
释义 | 形容人即将死去,生命垂危 |
出处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示对生命的惋惜 |
近义词 | 垂死、临终、风烛残年 |
反义词 | 精神焕发、朝气蓬勃 |
语法结构 | 动宾结构 |
使用场景 | 对老人、病人或即将离世的人表达同情或敬意 |
文化背景 | 源于古代丧葬习俗,带有庄重感 |
三、使用建议
在日常交流中,“行将就木”不宜随意使用,因其语气较为沉重,可能引起他人不适。若想表达类似含义,可选用更温和的表达方式,如“身体状况不佳”、“生命已到尽头”等。
总之,“行将就木”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文和传统文化,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尊重每一位即将离开的人。
以上就是【行将就木是啥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